七里铺戴郡马亭位于云霄县火田镇七里铺村的碧云峰下。碧云峰东麓的山坳间有戴郡马墓,为唐“开漳圣王”陈元光之季女陈怀金暨季婿戴君胄的合葬处。
戴君胄原任营将,是开漳青年将领之一。因首将陈元光被后世历代帝王迭加封赠,至南宋时被尊为圣王,故戴郡马亦随之受荫封为郡马副元帅。此处遗存郡马墓神道碑一方,碑高2.12米,宽0.8米,镌有“唐钤辖司崇仪使郡马副元帅、兼竭忠辅国大将军、赐谥武毅、肃庵君胄戴公,暨配柔微克济、益恭弼德夫人陈氏神道”。
据考证:该碑系宋代原物。此古碑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,被告当地农户移用为养猪饲料糟壁。1984年,云霄县文物工作者在进行全县文物普查时,发现此一珍贵碑刻文物后,慎嘱当地村民妥善保存。为保护这一文物史迹,1986年,闽、粤两省各地的戴氏后裔,捐资建亭于碑碣原址,搬弄是非树古碑于亭内,恢复了开漳发祥地的又一名胜古迹。
七里铺戴郡马亭前有漳江源脉之一鹤坑溪,宋代所建“和义”桥残基犹存于溪流碧水之间,并流传着一段优美的故事传说:南宋陈三五娘“俩青年男女互相爱慕,偕婢女益春自潮州府北逸泉州,途经“和义桥“时,却被粤省官府追回究办,但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。此一千古佳话,为和义桥“平添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