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文英先生,名涓三(1911年-1982年),原籍福建省东山县城关。先生家有兄弟六人,本身行五,大姐二人。六岁时不幸失怙,家境贫寒,十二岁时做童工,当店夥。十八岁便为人理账,从此奠下了毕生的会计基础。后商为诏浦盐场公署雇员。抗日战争时期,携眷迁居云霄,受聘于合成烟厂。解放后,随厂过渡公营,于云霄供销社生产资料经理部担任账务工作,直至退休后谢世。 先生从小虽读过私塾,却能勤奋自勉,好学不倦,其博古通今,多才多艺,经长期潜心磨琢,学术深有造诣。且诗、词、书、画、养花、工艺、无所不通,尤擅长谜艺,声誉卓著。为人谦和敬谨,洁身自好,待人接物,诚实恳切。有勤苦好学的青年,便极力加以引导和栽培。对公家企业工作,皆努力从公兢兢业业,一丝不苟,故屡获单位之先进工作者、工会积极分子等光荣称号。
先生因平时体弱,在一次病后,竟两耳听觉失聪,但仍充满乐观精神。一九六四年在云霄文化馆举行灯谜讲座,一九八O年参加云霄代表队赴首届漳州灯谜会猜竟赛,云霄代表队获集体创作奖第一名,先生荣获个人创作奖第二名。该届,先生创作奖佳谜有三则:
1.敲断金钗红烛冷(字)蚤
2.看万山红遍(县名二)望都、赤峰
3.暗香夜合(字)移
一九八二年,先生病魔缠身时刻,坚持参加云霄政协、宣传部主办的“文明礼貌唱诗会”。其一生对党,对祖国社会主义,对家乡,无限热爱。所创作的诗、词、谜,内容进步,文采丰富,赢得雅俗共赏。
刘文英先生是云霄谜坛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,也是云霄谜界的宿将功臣,他在云霄灯谜史上,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一九八二年十月,因积劳成疾,医疗罔效,可敬可佩的一代谜家刘文英,竟与世长辞,终年七十有二。
搜集整理:方阿哲